365速发文章详细信息
【看】浅论御窑金砖之传承与发展
作者吴昊
对阳澄湖畔特有的黄泥施以独特的烧制工艺,变土为金,制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御窑金砖,成为我砖窑文化的一大亮点。如何保存和展示好古窑址及传统金砖制品,传承并发展好金砖制作技艺,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御窑遗址及金砖制作技艺
陆慕,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南部,原名陆墓。相传因唐朝宰相陆贽葬于此而得名,1993年更名为陆慕。1陆慕御窑明初就开始烧制优质御用金砖,清代最兴盛时御窑村有72户人家78个窑址。作为钦工物料遗物,御窑金砖对于苏州和运河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御窑遗址沿革
历史上,陆慕居民多以烧窑为业,凿土烧砖。据文化遗珍丛书·苏州卷记载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北京紫禁城,经苏州香山邦工匠的推荐,特派官员到陆慕监制金砖,因御窑村土质优良,做工考究,烧制有方,所金砖特别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遂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据造砖图说记载自明代永乐,始造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砖长二尺二寸,径一尺七寸。其土必取城北陆墓所。2北京故宫太和和保和三大殿和承天门天安门的地面铺设就采用了御窑金砖。清朝末年因战事连年,金砖生时断时续,直至1984年才完全恢复生。3现存的陆慕御窑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村。南北座向,西长35米,南北长33米,占地1155方米,为明清古砖窑,是当年众多烧制金砖窑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砖窑。窑为双窑连体窑外部连体结构,内部窑膛和烟囱各自独立,渗水池位于窑顶,更为科学合理,为江南一带独有。4
二金砖制作技艺
旧时的金砖是皇家御用品,在生过程形成了一套严格质量跟踪与监督体系。成品的御窑金砖黛青光滑古朴坚实,是古代砖瓦制作技艺的杰出代表。金砖制作经历代无数工匠的探索,形成了完整而严格的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其工序之多工艺之繁复精密制作期之长,为砖瓦制造业所罕见。一块金砖,需精选阳澄湖畔的纯黏土,经过选泥练泥制坯阴干烧制窨水打磨等37道工艺,从采泥到出窑历时一年多,出窑后再经切片打磨,成为细料金砖。每块金砖上都有监制官府和窑户姓名,以备检查。这种工艺至今依然沿袭传统的手工制作,道道工序环环紧扣。5
二保护利用现状及目标思路
2003年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御窑村发现了留存并使用至今的双孔连体御窑以及部分御窑遗址。2006年,御窑申报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金砖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御窑以及金砖制作技艺,是内现存少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双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实物收集展示
在御窑村及陆慕镇十余户市民家仍保存着明清时期御窑所制古今砖50多块。目前在御窑社区内的御窑工坊有相关陈列,通过文字说明古金砖和仿古金砖成品的展示,以及模拟工艺流程等方式,介绍了御窑金砖历史渊源。但总体说,陈列面积,展品少。相城区已经启动了金砖文化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收集到明清时期的百余块古金砖,今后将置于博物馆内陈列。著名金砖研究学者大收藏家丁文父先生亦对此项工作表示支持。
二御窑遗址保护
陆慕御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古砖窑,但其状况并不容乐观。内外边环境及窑壁窑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入西侧窑膛上部分窑壁和窑门砖块严重酥碱窑膛凹陷窑棚严重破损等,其管理条件和利用展示功能等均未达到现有省文保单位的管理要求,亟须采取必要且科学有效的措施全方位保护。御窑修缮工程于2012年5月公开招标,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标,保护措施主要为环境整理窑棚修缮侧窑膛修缮。6修缮工程现已全部完成,并且通过验收。
三技艺传承发展
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家级非遗名录。然而经过调研走访御窑砖瓦厂厂长金梅泉及其女儿金瑾等人,了解到其技艺传承经受着多重压力。传承人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专家通过多方协同,正在努力实现金砖制作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材料供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陆慕金砖生用土减少,而且金砖烧造对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城区政府了解到情况后给予优惠政策,允许在区内自由选址搬迁。经化验发现在漕湖附的土质与御窑边土质吻合,试烧质量达到要求,御窑砖瓦厂得以异地重建。
2.销途径。宫殿式建筑已成为历史,民间古典式的厅堂建筑也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御窑金砖市场需求量骤降。砖瓦厂主动适应市场,专门设立了御窑金砖厂驻北京办事处,及时了解古建修缮信息和用砖要求。大量民间古建筑的修缮以及高档仿古建筑的兴建,使得细料方砖有了更大的市场。御窑砖瓦厂已经为数十家的民间古建修缮供应了数万块质量上乘的金砖,甚至远销海外。
3.传承队伍。如今青年人追求高学历,轻视体力劳动,而金砖制造工艺生期长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青年人不愿意干。随着老艺人退休患病或离世,技艺人逐年减少,如今仅剩20余人能制作金砖,后继乏人。前几年,金梅泉让女儿金瑾参与金砖制作,收她为徒,亲身示范。同时,将老艺人请把关,带动一批年人,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传承人队伍。
4.理论研究。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理论支持,金梅泉做了三件事一是邀请专家指导,每年去北京拜访古建专家,也常请各地文化学者和古建专家到厂里考察;二是设立御窑金砖文化研究室,请明清文化学者和技艺传承人一起探讨;三是搜集整理金砖史料,为传承技艺拓宽视野。2012年3月,相城区文化体育局与苏州大学社会学合作组成课题组,重点研究金砖的历史渊源,挖掘内涵,扩展外延,为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7同年底,课题组完成全部工作任。
三苏州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与展望
御窑作为双遗项目,其博物馆建设是相城区的重点文化工程,同时也是文化业重点项目。
一前期准备
陆慕御窑遗址保护区建设工程列入区政府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于2011年7月正式启动。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项目立项审批,调整了项目地块的使用权和使用性质;二是地下文化遗存调查研究,并对考古发现的窑址和探坑8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三是征求专家意见,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著名古建专家阮仪三等多次到御窑遗址实地察看并参与策划论证,建筑设计大师刘家琨担纲概念性设计;四是通过鼓励民间捐赠以及政府出资收购等方式做好金砖收集工作;五是成立了金砖文化研究课题组做好相关文化研究。
二设计理念
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保护活态文物,光大金砖文化,展示精湛技艺,旨在实现三大目标一是现场制造演示传统技艺,实现活态遗址保护;二是展示御窑金砖及其衍生品陆慕蟋蟀盆苏派砖雕等工艺精品;三是与市场对接,业化生交易。通过对御窑文化的发掘整理,使之成为收藏展示活态保护学术研究为一体的艺术载体,力争实现五个结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生与展示相结合传统与科技相结合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物质文化遗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保护相结合。
三前景展望
博物馆将坚持管理和经营并举非物质文化遗和文物保护开发并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
1.文化景观构建。博物馆分为遗址公园和研究心两大区域,通过建筑的组织和景观营造,保护珍贵的文物遗迹,展现御窑金砖的历练过程,感触御窑金砖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其从一种地域性物质原料到一个王朝最高宫殿的大跨度精神历程,创造环境优美氛围独特的文化场所。主体建筑体量雄浑出檐远,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意蕴,用兼具砖窑感和宫殿感的当代公建筑展现出御窑的精神内涵。9建成后将成为崭新名片与特色地标,成为相城区的文化走廊与城市会客厅。陆慕古窑址将以活文物的形态,成为苏州城北一个具有历史内涵文化品位的旅游景点。
2.文化业带动。金砖能把雄伟的宫殿衬托得更加壮丽,把豪宅古居装点得更加富丽舒适,是集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文化品。现在,故宫每年修缮所用砖瓦都采用御窑金砖。南京夫子庙杭州灵隐寺苏州玄妙观等建筑修缮也都曾选用御窑金砖。御窑金砖还飘洋过海远销美加拿大等家和地区,饮誉天下。金砖也可作为练书法的字薄以及上好的古琴砖,御窑金砖的业化发展已渐入正轨。博物馆除了要做好金砖的收藏展示工作之外,还将对金砖的衍生品如蟋蟀盆砖雕等进行宣传与展销,对接市场,业化经营。
3.区域文化辐射。文化资,是宝贵的财富。御窑金砖是文化孕育的结晶,凝聚着相城人的灵巧和智慧,含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文化强区建设说到底,是彰显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的魅力建设。文化遗构成了特有的文化基因,成为强大精神凝聚力的根源,对文化遗的合理保护与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博物馆作为御窑文化展示的窗口,必将有助于提升相城的区域文化辐射力影响力。
御窑金砖活态保护的关键在于技艺的有效传承。2012年在相城区召开的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保护·苏州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促进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工作的关键,而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精粹性和绵延不断最为重要的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御窑金砖传承人金梅泉等做出了有益探索,而政府职能部门也在不断努力为文化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建设的苏州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必将实现对于御窑遗址这一文保单位的科学保护以及金砖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彰显出御窑金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内在的文化品质。
注释
1 陆慕镇志编纂委员会陆慕镇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2 陆慕镇志,第133页。
3 苏州市相城区资料汇编编委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普查苏州市相城区资料汇编,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局2009年,第79页。
4 苏州市相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号70003。
5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普查苏州市相城区资料汇编,第8081页。
6 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苏州市陆慕御窑加固及环境整治设计方案,2011年。
7 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局苏州大学社会学陆墓御窑金砖文化研究横向合作课题协议书,2012年。
8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陆慕御窑遗址地块考古勘探调查报告,2011年。
9 家琨建筑设计事所苏州御窑金砖遗址博物馆概念性方案,2012年,第21页。